「天氣一熱就癢不停?」夏季過敏高發期,你該留意這些徵兆...

夏天是許多人體感最不舒服的季節:鼻子癢、皮膚癢、情緒也浮躁。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:天氣越熱,越覺得身體「哪裡都怪怪的」?其實這並不是你的錯覺。台灣夏季(5月至8月)氣溫高、濕度常超過80%,這樣的氣候環境確實容易誘發各種「季節性不適」。
夏季過敏高發,身體為什麼特別敏感?
-
塵蟎、黴菌快速滋生:潮濕悶熱是塵蟎和黴菌最愛的繁殖環境,這些過敏原常見於床墊、枕頭、地毯與空氣中,容易引發鼻塞、搔癢、濕疹等問題。
-
頻繁進出冷氣房與戶外:冷熱交替容易刺激鼻腔,引發所謂的「血管運動性鼻炎」,出現打噴嚏、流鼻水、鼻子堵住等現象。
-
皮膚問題高發:夏季常見的汗疹、脂漏性皮膚炎、汗皰疹等,都與高溫悶濕脫不了關係,特別是肌膚容易敏感的人,更容易反覆發作。
-
身體疲倦、情緒煩躁:當身體長時間處於不舒服的狀態,也會讓你更容易感到煩躁與疲倦。
這些現象在生活中看似微小,卻反映著我們的身體正在與環境不斷適應與調整。
調整飲食,從日常吃出穩定感
在這樣的季節裡,建議選擇清爽、不過於刺激的飲食內容,幫助身體維持內外環境的平衡感:
-
多選擇含水量高、幫助代謝的蔬果,如冬瓜、絲瓜、蓮藕、紅豆、香蕉等。
-
減少油炸、重口味料理,避免加重身體的負擔。
-
搭配富含膳食纖維與益生菌的食材,例如糙米、發酵蔬菜、無糖優格,幫助消化與排便順暢。
動一動,讓身體循環起來
悶熱天氣常讓人懶得動,但久坐不動反而讓不適感更明顯。建議:
-
清晨或傍晚氣溫較低時,進行快走、拉筋或溫和伸展。
-
冷氣房裡活動時,也可以起身伸展四肢、轉轉脖子,幫助血液循環。
-
穿著透氣、棉質衣物,降低因悶熱引起的皮膚刺激感。
給身體一個喘息空間
每一個季節,身體都在默默調節自身的平衡。當你感受到反覆搔癢、鼻子不通、容易疲累,也許不只是「體質不好」,而是你正在適應台灣夏季帶來的挑戰。透過簡單調整飲食與生活節奏,就是對身體最溫柔的照顧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