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 最新活動 ]11/5 ~ 11/26 滿5千送《莊淑旂回憶錄》
  • [ 海外訊息 ]澳洲統一由當地經銷配送
  • [ 最新活動 ]11/5 ~ 11/26 滿5千送《莊淑旂回憶錄》

不可忽視的經痛─子宮內膜異位症

不可忽視的經痛─子宮內膜異位症
不可忽視的經痛─子宮內膜異位症

很多女性以為經痛很正常,忍一忍就過去了,或者說只要吃止痛藥就可以,其實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觀念。經痛的原因很複雜,主要分為「原發性經痛」與「續發性經痛」兩種,原發性經痛指非病理性疾病造成的經痛,通常是月經來潮的第一、二天且疼痛感較輕微。續發性經痛則與疾病存在有關,可能是子宮肌腺症、子宮肌瘤、骨盆腔發炎等疾病造成。最常見的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症,大部分人在月經來之前就會感到疼痛,甚至經期結束還會繼續疼痛,建議有持續經痛就應先就醫檢查,以便提早防範。


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什麼?

「子宮內膜異位症」,是指子宮內膜組織移轉至子宮以外的地方生長,而且會隨著性荷爾蒙的波動而有週期性變化,但因無法排出體外,以致壓迫周圍組織、引起疼痛;加上血液的積聚和刺激,可能產生結節、沾黏和囊腫,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,每10個女性就有1位為此疾病所苦,飽受經痛、骨盆腔疼痛、性交痛與不孕等問題困擾 。

如果積聚在卵巢,並往內部增生,一段時間後就會出現褐色的血液樣囊腫,俗稱巧克力囊腫;若跑到子宮肌肉內層,就稱為「子宮腺肌症」,又稱為「內生型子宮內膜異位症」;跑到骨盆部位,就形成慢性疼痛或沾黏;跑到肺部,可能發生咳血症狀;其他包括輸卵管、盆腔、陰道、腸道,肺部、眼睛等,都有可能發生,流竄到身體不同部位,便會導致不同後果。


子宮內膜異位症為什麼會發生?

子宮內膜異位和許多婦科疾病相關,而發生原因眾說紛紜,有人指出在母體懷孕的剎那就註定了,一旦母親有子宮內膜異位症,女兒也易引發;也有人說這可能是因個人懷孕害喜、做月子時偏食所致;或是因為手術關係,不小心將子宮內膜帶往他處(醫源性子宮內膜異位症)。不過受到最多支持的論說則是,子宮內膜藉由經血逆流,或血液、淋巴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。有些人因為子宮頸較狹窄、閉鎖,或先天子宮後傾,以致經血溶液逆流;也可能因為子宮收縮,輸卵管將剝落的內膜推入腹中所致。

近年越來越多人發生,最大原因就是因為晚育,此外壓力大、飲食不規律、荷爾蒙不正常等也是重要因素。

 

 

有哪些症狀和影響?

據統計,子宮內膜異位症在台灣育齡女性的發生率是5%~10%,不孕女性則高達30%~40%,臨床症狀包括:經痛日益嚴重(有時疼痛會延伸至大腿)、有便意卻解不出來,月經來時伴隨腹瀉、便秘等腸胃道疾病,性交疼痛,甚至是不孕等等,即使已懷孕,流產的機率也比常人高。

而經痛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最主要的症狀,只要長時間經痛、疼痛情況嚴重,建議就該醫檢查確認。根據最新調查顯示,雖多數女性有經痛問題,卻有高達9成的女性不會選擇就醫治療,其中有3成會選擇依賴止痛藥,這種方式不僅拖延治療讓病症更加嚴重,長期服用也恐引發腸胃道副作用,到後來止痛藥越吃越多、甚至沒月經時也可能疼痛。


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緩解與治療

子宮內膜異位症所帶來的經痛,會隨著患者年齡增加而嚴重化,因此建議輕度者婚後趕快受孕,讓卵巢得以休息,暫時停止分泌,以改善經血逆流情況,因為懷孕會增加黃體的分泌量,可壓制子宮內膜的生長和破裂,因而緩解子宮內膜異位症。

而在醫療上的實質治療,需視病情的程度以及對生育能力保留的期望而定。若將來有計畫懷孕、腫瘤5公分以下可選擇藥物治療,以著重生活品質的慢性長期治療為原則,目前最常用且適合長期治療的屬新型口服黃體素,可抑制子宮內膜異位組織,讓異位病兆萎縮,能長期使用,缺點是前幾個月會有點狀出血現象,副作用較少,此藥目前已有健保給付,患者普遍接受度高,如有懷孕需求,建議停藥一到三個月,等月經規則之後再進行生育規劃。若沒有懷孕計劃、腫瘤大於5公分,最徹底的治療方式,是全子宮切除及兩側卵巢切除手術,因為子宮內膜異位復發率相當高。


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照顧與預防

至於平時的保養照顧,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症與血瘀有關,所以除非身體非常虛弱,否則以傳統的四物湯、十全大補湯、八珍湯等調養,可能會使症狀加劇,愈補愈糟糕。此時比較適宜的為溫補調養,並且不要提笨重物品,三餐飲食要規律、正常,盡量選擇溫熱食物,避免食用寒涼食物,火氣大的刺激性食物也不宜,也應避免在經期行房或做劇烈運動。


想要預防子宮內膜異位症,最重要的是,不要忽略經痛的發生,長時間的忍痛或是吃止痛藥,都不是好方法,保持心情愉快,平常多運動,維持子宮溫暖,讓經期順暢才有機會預防疾病。